2023年4月3日,《大众日报》“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专题”刊发我院副院长邵明华教授的专家点评,全文如下:
邵明华(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委、省政府积极主动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大力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 系统性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一是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推动济南明府城 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新设泉水文化、黄河文化(东营)、孙子文化(惠民)三个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对 吕剧等沿黄区域戏曲文化传承保护,持续加大国家级、 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不同类型的黄河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守住黄河文化根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智慧。
二是黄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山东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旅游产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特别是山东沿黄九市结合自身文化资源禀赋,加快建设菏泽牡丹文化旅游、郓城水浒好汉城、东平湖生态文化旅游、滨州黄河楼、高青天鹅湖国际慢城、黄河安澜湾景区、黄河口生态旅游等重要文旅项目,由此形成独具山东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为推动山东黄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山东手造”品牌影响力渐趋凸显。近两年,山东大力实施“山东手造”工程,致力于打造文化领域的区域公共品牌。山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具备较好发展基础,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实现品牌化发展是山东文化产业领域的重大创新。山东沿黄九市的曹县汉服、嘉祥石雕、孔府印阁、泰山玉器、聊城葫芦、德州黑陶、淄博陶琉、博兴草编等特色文化产业,在“山东手造”工程助力下将逐渐形成山东黄河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记者李梦馨 朱子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