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晚上7点,七校联合“云端文创谈”山东大学专场讲座如期举行。本期讲座邀请美国Mifan, Inc.创始人、洛杉矶新之航董事长、新之航传媒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鞠帆先生主讲,为同学们带来了以“智绘未来:探索AI在传统文化创意与效率中的革命”为主题的分享。
讲座同时邀请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主任、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范玉刚教授担任与谈人,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邵明华教授主持。本期云端文创谈讲座吸引来自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近百名师生参加。来自全国各高校对文化产业及AI赋能传统文化创意转化专题感兴趣的师生相约线上,共同交流学习。
讲座首个环节由鞠帆先生主讲。首先,其介绍了目前主流的AI工具整体布局情况,从大众消费者、企业、专业工作者三个层面刻画了不同类型AI的功能与定位,进而从中选取“文生图”这一AI工具展开深入阐述。
其次,他介绍了“文生图”领域的前瞻AI工具,如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Dall-E3等。其中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是专业设计者选择的主流,Midjourney具有极强的概念转化能力,适宜设计的前期工作,Stable Diffusion则因依赖模型选择和复杂的参数配置而具有可调控的稳定性,适宜中后期工作。
随后,鞠帆以Midjourney为例向参会人员展示了AI创作的可能性,其拥有强大的刻画能力与学习能力,可以根据文字提示将设计者的奇思绘制成图案,也可以模仿特定图片风格生成具有类似元素或氛围的内容,在美术设计、工业设计、商业广告设计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创意转化率和设计效率。
他进一步以世界极地博物馆、香水瓶设计等相关“文生图”工具应用案例,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AI绘图中的主控作用。
最后,鞠帆创见性地指出了“文生图”工具的发展前景,AI目前的算力限制正在不断被优化,注意力机制和偏见因素所带来的固有限制也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有所弱化,工具的升级促使人社会角色的变化,新的职业“AI提示词工程师”亦随之产生,为个人未来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交流互动环节,与谈人范玉刚教授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视角高屋建瓴地指出AI运用的普泛性意义。艺术活动溢出特定场域所带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人对艺术与美的理解产生了质变性的影响,同样,AI在人们生产、生活、社交各领域的深入也使其影响超出了创意设计的层面,牵涉到了艺术创作本身。为此,他解释道,AI的运用为实现艺术审美平权提供了可能性,大众创造力的呈现似乎能够打破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光晕消失的困局。但同时,他又辩证性地阐释道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模糊了人的创意与成果之间的边界,提出了人工智能生产内容产权如何划分的问题。他认为我们对于AI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工具的层面,应该更多思考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定义、意义与价值导向的问题。鞠帆表示赞同,并从从业者视角做了相关补充。同时,他从工具运用层面回答了同学在AI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对扩散模型原理、图像质量与数据量的关系做了更加深入的说明。
讲座最后,邵明华教授就讲座内容进行提炼与总结,并对AI赋能传统文化创意转化的未来作出进一步展望。她指出,当前AI技术的运用将有可能对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我们应结合技术领域的伟大革新来探讨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并提出了数字技术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实现质量、数量几何级增长方面的突破性创想。同时,她认为在AI工具提供的便利面前,仍应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个人的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决定了AI创造的质量。所以,她鼓励高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生要高度重视文史哲知识学习,厚基础,强能力,为更好地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云端文创谈”系列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发起,联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以上按照活动响应顺序排序)共同举办。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与业界大咖,围绕文创产业前沿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通过讲座交流,为各高校文创师生搭建互学互鉴平台,构建文化产业研究共同体。
【作者:张琴、高洋 责任编辑:张琴、刘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