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四期博士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0-10-27 点击次数:

10月25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第四期博士生学术讨论会在线如期举办。本期主题为:陈晓的电影人物史论文讨论;《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读书讨论;论文创新点的撰写。

首先,陈晓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论文,重点说明了论文写作的初衷、研究价值与创新点,以及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大家对该论文所呈现的丰富史料和提出的新颖观点表示肯定,同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集中在以下四点:一是题目的具体名称还需要斟酌,要在准确表达作者意图的同时力求精简;二是某些部分内容和篇幅略显单薄,需要丰富和深化;三是从观点鲜明度和紧凑性,以及逻辑性出发,应把结语的内容前移至论文第一部分更合适;四是从理论阐释到论据之间,建议增加相应过渡内容。

除此之外,齐一放认为,作为人物社会史的个案研究,从理论层次上已经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同时建议对核心概念进行阐释。李萌建议其中涉及到的重要信息和新史料应该强调和突出。张悦和陈洁对历史学论文的剪裁式引用、段落式引用进行了探讨。张悦还对论文的题目范围是否过大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建议,并建议尽量完整的使用史料。陈洁提供了一个优化论文题目的方案。张倩针对论文字数过多的问题,提出一方面把年谱类的文字转化为表格显示,另一方面把人物简介性文字精简或删除。

接着大家交流了《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的读书体会。同学们认为,此专著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被评选为第三十四届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惟一的特等奖,在于其体现出来的重大学术创新。在研究资料上,几乎穷尽式地搜集与展示资料;在研究方法上,以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构建东周青铜容器的型式分类系统和科学谱系;在研究视角上,将考古类型学、分类学研究同青铜器标准器和标准器群的研究有机结合,将青铜容器和其他器类以及陶器的研究有机结合。该书作者路国权博士目前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青年教师,该书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参会的博士生们纷纷表示榜样就在身边,要向路国权老师学习,在博士阶段潜心治学,最终拿出一篇质量过硬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最后大家结合自己撰写博士论文的情况讨论了创新点的写法与误区。齐一放推荐了优秀创新点撰写的案例,张冠文师姐的《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并总结了创新点是学术论文的“灵魂”,博士论文创新可以反映在理论新、选题新、视角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新等各方面,一般被安排在第一部分“引言”的结尾。在撰写创新点时,一是要谦虚严谨求实;二是要简洁有力、切中要害,不能泛泛而谈,使创新点被无关信息所淹没;三是个案研究或者以小见大式的研究,一般不能把研究样本本身作为创新点。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电话:13156151808

邮箱:sdwhcy@sdu.edu.cn

邮编:2501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俱乐部